暴打空头,再次带头猛冲,科技股卷土重来!
昨天市场的亮点是科技板块,今天也是,但科技股卷土重来了,很多人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下面我给大家理一下思路!
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,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,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。
一,卷土重来!
红利整体回调,而风偏跷跷板的另一端,科技热情看似又卷土重来了,特别是机器人等AI应用侧。表面上看,又是一堆利好催化。
deepseek发布了V3新版本,可以直接在消费级硬件上运行,打破大模型需要数据中心的传统思路。而且计划在4月发布的R2模型,有可能直接挑战OpenAI宣传已久的GPT-5模型。
国资继续搞央企AI+专项行动,要求央企在AI应用、算力、数据、模型等方向要有成效。
中国电信财报显示去年已经面向AI适度超前布局云网基础设施,智能算力资源达35EFLOPS。
展开剩余81%这个算力规模在国内运营商中领先,但距离全球头部云厂商还有比较大的差距,需要持续加码投入
阿里云在全球顶尖高校,开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AI人才招募,特别是大语言模型、多模态理解与生成、模型应用、AI Infra等方向。
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(CEAI 2025)周五开幕。
另外,高盛、大摩也都在极力唱多A股和港股,试图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。比如大摩,说中国股市今年年内还能再涨至少8%,恒生指数能站上25000点,也就是还能涨大概7个点。
昨天说科技股不行的被哐哐打脸,你说气不气人,今天又涨回去了,其实这些消息都不重要。
这一跌一涨把市场中的问题全暴露了,现在市场连续震荡,很多人看到今天涨了,觉得还有机会,牛还在。
但是,一旦出现下跌,那就是180度大转向,各种看空声音都来了。
如果跟着一天的涨跌去判断,那无疑是要吃亏。
二,短期涨跌不改大趋势
投资市场中涨涨跌跌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?
话说回来,一天的涨跌对整体的趋势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,太纠结于短期的涨跌,只会影响自己的判断,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叶障目!
说简单点,只要长期趋势没有改变,一天的涨跌又有什么影响呢?
那影响长期趋势的是什么?政策消息?资金流向?都不是,是资金的交易行为。
很多人都知道交易行为有买和卖两种,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,在我一直用的大数据系统中就展示了6种交易行为,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常用的4种,看下图:
图中四种颜色的柱体分别是:红色做多,黄色减仓,绿色做空,蓝色补仓,这四种行为可能大家做多和做空比较了解,但对于减仓和补仓这两种行为来说,大多数人是看不出来的。
其实简单来说,减仓发生在做多之后,通常会引发上涨的势头减缓;而补仓出现在做空之后,通常会减缓下跌的势头。
还是拿科技股来说,就像这两天市场的调整,看空的声音那么多,很多人都选择了下车,结果今天突然反转,导致踏空。
但如果看交易行为的话,这种就是典型的「连空回补」现象,「连空回补」就是出现连续两天及两天以上的做空行为主导,但是这种做空持续的天数并不长,之后很快出现补仓现象,看下图:
直接看图中标注的位置,连续两天股价出现下跌,而且都是3.5%左右,这个调整幅度可不小啊。
很多人都会纠结是不是行情不好了,是不是该下车了,再加上市场上的各种看空声音的发酵,一些人选择割肉下车,结果第二天股价又涨回去了。
其实这就是某些大资金通过打压股价,洗出跟风盘的行为,看下图:
只看走势的话,股价连续两天的调整很是揪心,但如果看数据的话,这不过是机构资金的手段而已,要的就是震你下车。
三,全局视角
大家想一下,上面所说的还只是单一个股的情况,如果能看到整个市场的交易行为的话,岂不是很好?
今天市场约1500家股票下跌,但实际看数据真正做空行为主导的也就541家,那这时候你该如何选择呢?
同时还有一个数据持续增加,这又是什么情况呢?会不会机构资金又有新的动作?
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小雅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
声明
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
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,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敬请知晓。
此外,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,不收会员,没有社交群,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。
发布于:上海市下一篇:没有了